
記得數年前填寫誠品年度的百大好書投票單時
認真地推薦了保羅‧奧斯特的這本月宮
後來書單結果出來,不意外地沒在榜上...
總覺得一般對於保羅‧奧斯特作品的討論偏少
但他真是個說故事的能手,原創性與深度兼具
消化完了幻影書再回頭溫習月宮
發覺兩者有許多神似之處
例如主角都在自我放逐中不斷思辯自我存在的意義
或者不思考,只是逃離 將己身逼往自我孤獨的極限
都有藝術家,其作品都是在不以讓別人欣賞的前提下創作
書中充滿的想像力與故事性都非常驚人
都不是很快樂的故事,卻又非一味的悲哀 引人沮喪
虛實交雜 殘忍 或者溫柔
書中的人物總是不斷地說著故事
自己,或者他人的
佛格與大衛後設地闡述著他們與許多其他人交錯的一段生命歷程
或許就像書中說的
「世界從眼睛進入身體,但除非能讓世界往下延伸到嘴巴,否則我們永遠無法真正理解這世界。」
所以人們總不斷地說著
但有時,有時候我們說話
其實也就只是在享受自己說話的剎那
沈浸在自以為優美的詞藻以及條理的思想中
而這是聽者需要的嗎?
我們是在嘗試說服別人,或是安慰自己?
再者,我喜歡Paul Auster描述一個女性的美的方式
「她沒化妝也沒穿胸罩,但身體一動,手鐲和耳環就叮叮噹噹作響。她的胸型很美,以一種值得讚賞的冷靜姿態展示著,既不去炫燿也不去假裝不存在。我發覺她很漂亮,更喜歡她的行事風格,她不像很多漂亮女孩一樣傾倒於自己的美麗。也許是她舉止間的自由,聲音中坦率質樸的特質
和其他人不同,她不是驕縱的中產階級青年,而是一位了解自己處境、為自己勤奮學習的人。 」
雖然佛格跟凱蒂終究只能分離
就像大衛與克雷兒命定無法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