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吃過兩、三次延吉街的勺勺客秦味館,印象還不錯
據說仁愛路的勺勺客才是正源的本店,當然要找機會去試試

一個晴朗的週六正午,兩隻人傻傻的從忠孝新生站邊走邊聊
逛到汗流浹背時也差不多抵達勺勺客了...

從仁愛路41巷一右拐,便可見到勺勺客頗有陝西風情的外觀
進了窯洞大門看到的是一張超大圓桌(中間轉盤大概跟一般圓桌一樣大...)
而店家幫我們安排的座位在窗邊,看出去的view還挺有感覺的~




翻開菜單,發現其實與秦味館菜色重複率不算很高(大約五成)
裝不熟的大夥兒互相推辭下點了兩樣麵食與四樣菜


湯走:葫蘆頭泡饃
 ( 謝謝小公主洗手撕饃餅~)


撕好泡饃店家便會拿去加湯



湯泡饃勺勺客與秦味館都有葫蘆頭、羊肉跟雙紅三種口味
由於同行者有人較怕羊味,所以皆避開了有羊肉的料理

葫蘆頭是豬肉口味,還加了大腸、粉絲、香菇等
味道是不差,但總覺得沒有 在秦味館嚐的羊肉泡饃來得鮮 
而以前試過的雙紅泡饃是豬血(?)跟....忘了,味道較濃厚,也不錯


其他菜色如下:醋溜土豆絲、虎皮燴、香橙魚片(?)、風酥雞與XX哨子麵(?)  ← 這次都顧聊天沒有認真記菜名...




醋溜土豆絲,很家常的大陸菜色,各位自己在家也可以炒炒看唷~ 

虎皮燴,嫩豆腐炸過後紅燒燴炒,滋味不差

橙香魚片,忘記確實名稱,店員介紹是說以柳橙調味的魚料理,原本十分期待,卻無想像中的香氣...

風酥雞,眾人推薦的菜色,賣相的確誘人。不過說實話,同樣沒有預期中的特殊香料風味耶...(應該跟我挑食地把中間的蔥挾到別人碗裡無關吧...)

至於另一道麵點表現也是中規中矩,但未有特別令人驚豔之處...(麵條有Q勁~)


其實來到勺勺客,最令我期待的還是甜點的部分
與秦味館一樣的兩道甜點:奶香小饅與蒙古炸奶豆腐 ←此道在勺勺客需預約

可以依人數點用這兩種點心,是店家的貼心之處
奶香小饅便是螺旋狀的炸小饅頭(口感似銀絲捲)淋上煉乳
蒙古炸奶豆腐則是麵皮包裹著cheese對摺成三角形油炸,再撒上糖粉

忍不住又要以秦味館的經驗來比較
我相信兩家甜點的水準是相同的,勺勺客的炸奶豆腐感覺cheese量較多
但是我與大隻猴(當日的攝影師~)皆認為勺勺客的甜點不夠甜....
我不是能吃很甜的人都覺得,小饅若再甜一些應更能引出煉乳的香味;而炸奶豆腐的糖粉假若多撒一點,不但食用時可以沾得滿嘴令人有幸福之感,也可以蓋掉些微的油炸膩味,所以這是甜點部分稍稍令我們覺得遺憾的地方。

話說如此,沒有照片倒不是因為對甜點不滿,而是又太貪吃忘了拍照  囧


整體來說,這仍是個適合嘗鮮的餐廳。裝潢有特色,價格又不算貴(5人$1440)。

個人忍不住一直拿秦味館來比較,是因為前幾次在秦味館雖然都只有兩個人用餐,但點到的菜色都挺滿意也覺得有不同於一般(塞內)中菜的風味。或許下次人數更多便可試試他們的大菜,或許另有驚喜之處。

順便分析一下兩家的相異之處,秦味館雖然外觀沒有勺勺客有特色,但內裝同樣為灰白色泥糊牆壁(並有許多名人、食客簽名留念),且用古樸陶瓷大碗盛裝泡饃,茶水則以相當內地風情(民初?)的塑膠熱水瓶供應,所以覺得在風格營造上的用心倒不遜於勺勺客。
至於餐點,麵食類秦味館的選擇更多,分類也更專業(乾走、湯走等..);其他的炒菜秦味館似乎種類也較多,個人也還沒吃到啥地雷菜色,所以在價位類似且交通更為方便的狀況下,以後或許會比較推薦朋友去秦味館吧...

不過上次去秦味館居然還有台啤的酒促小姐駐場...
白綠短裙裝跟邊疆風格可真是一點都不搭啊...   囧  
但酒鬼猴還是淪陷了,叫了瓶啤酒來喝....

話說回來,微辣的小炒或是充滿孜然香味的烤羊肉串配上冰涼啤酒,可真是不錯呢~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piraling 的頭像
    spiraling

    spiraling

    spira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